为收复新疆,抬棺出征的左宗棠,到底做出了多少努力?-环球要闻

中华网热点新闻   2023-05-14 08:58:20

清同治三年(1864),清军历经多年准备终于攻入南京,几乎扑灭了太平天国运动,但整个大清朝仍然内忧外患不断。平灭太平天国运动的胜利,却无法让大清朝的诸多军事大佬们放心地马放南山。

直到1865年,横行河南、安徽、江苏等地多年的捻军,终于被清朝动用多地兵力,集结湘军和淮军精锐,通过稳定战线扎实推进等手段,将其主力部队分割包围。西边的捻军为左宗棠所平定,东边的捻军被李鸿章所灭。大清国内,内忧问题解决了大半,是时候解决当前所面对的外患。


【资料图】

由于清朝末期政局动乱,清朝对于边疆的控制力越来越弱。在新疆因为复杂的矛盾终于造成了内乱,而国外的军阀阿古柏在沙俄的暗中默许和支持下,于1865年提兵入境侵入新疆。在最严重的时候,新疆的不少地区都被侵略者占领,并实施宗教化管理。此时的形势已经异常危急,大清内部的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。

作为湘军集团内的大佬,左宗棠自然明白沙俄在新疆捣鬼,并非他们所说的"并无久占之意",而是所图甚大。但左宗棠也明白,想要出兵收复新疆,可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。 不管是朝堂之上的政敌,还是进军新疆沿途恶劣的自然环境,甚至是军队内部都乱七八糟。一切都没有那么简单!

左宗棠想要收复新疆被侵略者占领的领土,必须要做点什么!必须要想办法!也必须早早地做好诸般准备!

朝堂上和李鸿章的争议

早年左宗棠和李鸿章一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,一个领导楚军在江浙地区对抗太平军,一个率领淮军在上海区域扭转局势。两个人在那时是亲密的战友和可以依赖的伙伴。但是他们两人在面对大清内忧外患,朝廷应该将兵力和资源应对在哪一个方向产生了严重的分歧。

李鸿章认为当前大清国力不济,同时在新疆和沿海地区两线作战,很不现实。大清目前最大的敌人是日本,应当增加资金购买军舰,以对抗日本在沿海地区对大清权益的侵害。而如果大清用兵新疆,不仅消耗巨大,而且也很难保证战局胜利。在人力、资源和气候环境三个方面大清均不占优势。如果实在不行,放弃新疆也无不可。

从理论上来说,李鸿章讲的都有道理。收复新疆难度很大,大清什么都缺,左宗棠要收复新疆,难度极大。而且就算千辛万苦把军队带到新疆,也不一定能够打胜仗,后勤补给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。

左宗棠为此在朝堂上与李鸿章彻底翻脸,直到最后老死不相往来。他通过向清朝最高当权者反复陈述利弊,摆事实讲依据。并通过那句"祖宗基业不可丢于我辈之手,"最终说服了清朝的统治者,于1875年授权他全权负责收复新疆的事宜。到了这个时候,左宗棠终于可以想办法一步步收复新疆。

剿灭宁夏地区的叛乱

当时从沿海地区前往新疆根本没有捷径,只能通过陆路一步步向西走去。李鸿章在反对收复新疆的言论当中就有提出,目前大清并没有修过前往新疆的铁路,以这种交通状况前往新疆进行军事行动,是无法保证后勤安全的。而更严重的是当时在宁夏陕西,从1862年就发生了规模很大的叛乱。

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宁夏地区的叛乱问题,收复新疆实在是无从谈起。而且位于陕甘边境镇压捻军的清军部队,也会被拖在这个区域无法动弹。面对这些可以通过军事行动可以解决的问题,左宗棠大兴刀兵,以严酷的手段镇压叛乱,终于在1873年将这场叛乱镇压下来,解决了率兵进入新疆的后顾之忧。

筹措出兵的资金和粮草

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,任何军事行动都需要提前布置和准备军需粮草。左宗棠自然考虑到了这一点,面对前往新疆这一超长行程的军事行动,需要准备的粮草和资源就需要更多。李鸿章也直言没有火车运输,进军新疆后勤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。

事实确实如此,如果依靠民夫,将粮食运往前线,仅在半路上的消耗就是一个天文数字。更何况大清朝廷根本就没钱支持这一场战争,左大人必须化身资本家,自己去弄钱,支持这一场战争继续下去。

于是左宗棠向洋商借款300万辆,并接到清廷命令户部给予的100万两饷银。后期又接到了朝廷的200万两拨款,各省又筹措了300万两,朝廷又给了左宗棠借用洋商500万两的权限。这样才基本解决了前期的开支问题。

这点钱当然是不够左宗棠修铁路到新疆的,但他就弄了大量的骆驼来运输军粮。硬生生的将大军开拨去新疆的军粮运输到位,为了这次大规模作战,这批沙漠之舟同样居功甚伟!于是让李鸿章李大人非常头疼的后勤运输问题,就这样被左宗棠用土办法解决。

彻底整顿军队,以精兵悍将出征新疆

此次进军新疆,不同于以往,在江浙地区作战,兵力宜精不宜多。不仅因为军粮运输不易,而且因为新疆当地气候环境问题,以及军饷来之不易,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结束这场战争。

于是左宗棠通过弹劾,解决了几个在新疆、甘肃地区尸位素餐的指挥官。通过采购和自行制造大量的精良枪支,提升部队战斗力,间接减少因为武器装备造成的部队减员。并对部队成员进行严格的筛选,部队编制进行了大量的缩编。身体强壮者才有资格进入此次西征作战部队,而身体羸弱者,在后方地区进行屯田,以另一种方式支援部队作战。

结语:

抬棺出征只为保住新疆那大美河山,左宗棠这一举动纯属激励士气之举,却又透露着难以言喻的无奈被悲壮。自从1867年新疆被外来侵略者侵占,大清却忙于处理内忧外患,直到1876年,才被60多岁的左宗棠解决各种麻烦,借钱正式出兵新疆、收复那一片大好河山。

左公真乃当时人杰也!